我和汉语有个约会——第十一届“汉语桥”中学生“能说会道”口语比赛顺利举行
徜徉汉语,追梦东方。10月12日,第十一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第二场——“能说会道”口语比赛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主校区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厅拉开帷幕,来自99个国家的217名选手同台比拼。本场比赛主要考察选手们的汉字发音和口语表达能力。比赛依照抽签顺序进行,并分为“自我介绍”“定题演讲”“现场抽题演说”三个环节。领队老师、志愿者们共同观看了这场精彩绝伦的汉语对决盛宴。
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知名作曲家陈勇教授,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郭丽娟,全国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魏红教授,云南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汤亚平,国家汉办汉推基地副主任、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副院长、云南省卓越青年教师郭中丽教授共同担任本场比赛的评委。
文化引得游人醉
来自尼泊尔队的雷若龙着一身中山装上场,通过与搭档陈如利的完美配合,为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出精彩的情景模拟。他们围绕中山装,讲述中国近代民国时期的“三民主义”、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流利的口语、默契的配合、充分的准备使他们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谈到学习汉语的原因时,雷若龙说,“小时候曾以游客的身份来过中国,被这个国家以及它独特有趣的文化吸引,学了汉字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便开始自学汉语。”后来经过不断努力,在老师、朋友的帮助下,他终于作为参赛选手再次来到中国,站在“汉语桥”的舞台上,会五洲友,享汉语宴。无独有偶,搭档陈如利也是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所吸引,希望可以通过学习汉语更加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当问到他们来到昆明最想品尝的美食时,两人不假思索:“过桥米线!”雷若龙表示,“它是昆明的一个代表,一个象征,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溯回东方的不解之缘
两位来自秘鲁的参赛选手讲述了各自与汉语的不解之缘。身着白袍的秘鲁小伙甘立明因为受到哥哥的影响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除了日常学习普通话外,甘立明还学习了舞龙舞狮和中国功夫,立志通过学好中国话为中秘两国的友好关系献出自己的力量。提起最想去的中国城市,他说:“我的中文老师来自四川,所以我想去看看老师口中那个热情美丽的地方,还想去看看中国的国宝大熊猫。”而一旁身穿绚丽多彩裙子的女孩杨帆则是因为儿时接触中国武术,在父母的支持下学习起了汉语。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拥有害羞笑容的秘鲁小姑娘,骨子里也流淌着中国的血液,她的曾祖父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广东人,而广东也成为了她最梦寐以求的城市,“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尝广东的早茶。”
汉语桥筑起友谊梦
来自韩国的参赛选手权容光和朴贞恩有很多的中国朋友,朋友们的热情让他对中国话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兴趣,为了能和中国朋友们更自如密切地交流,他们开始学习汉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是无法避免的,声调成为了最让他们头疼的问题,与他们本国母语语序的差异也成为了她们需要克服的难题,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并一直坚持。从小在昆明居住的朴贞恩,将昆明视为她的第二个故乡,气候、美食、人文都是她的最爱,她希望有更多外国人通过学习汉语感受中国文化所散发出来的美。两位选手也表示,这一次参赛经历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透过汉字他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了中国文化;而在比赛中认识的许多朋友,让他们更加感激汉语,更加无悔自己一路来的付出。
澳大利亚小伙的“特别”中国
美丽的华服配着有趣的草帽装扮,新颖而生动的表演让欢呼声四起,他们就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尼克和白玉兰。为了更多地了解汉语文化,他们选择了学习汉语。对于中国,他们用了“特别”来形容,特别的文化,特别的节日,特别的人,这些“特别”都让他们对这个国家深深着迷。虽然在学校每个星期只有四节中文课的开设,但他们会抽空闲的时间去学习,上网找教程,跟着身边的朋友一起用中文对话,他们也希望自己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而变成“特别”的澳大利亚人。
古巴少女显风华
十三号古巴选手慕容玛丽和吴巧巧以边唱边跳、轻松愉快的方式走进了观众的视野,这是古巴首次派出选手来华参赛。热爱中国美食的慕容玛丽不仅可以细数许多家喻户晓的中国传统名吃,更能将“吃货”一词运用得恰到好处。“有一天,当我在孔子学院学习时,突然来了一位俄罗斯人,不会说西班牙语的她和对俄语嚼不动的我就这样用汉语聊了起来。”另一位古巴选手吴巧巧在台上谈论着她学习汉语的经历,神情举止间充满了自豪,“学习汉语不仅让我认识了中国也让我认识了世界,汉语桥就是一座认识世界的桥。”在命题演讲环节,这两位古巴女孩用情景剧的方式展现了她们学习汉语的原因和经过,节目虽然短小,但是传达出了她们对汉语的热爱。
比赛分为上、下两场,各选手实力相当,竞争激烈,精彩纷呈。下午六时,汉语口语比拼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让我们共同期待选手们在接下来几天的比赛中更加精彩的表现。
(校报记者 郑婉玲 刘梅 张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