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
首页 > 云南大学 > 浏览文章

云南大学干部师生收听收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反响热烈

( 浏览: 加入收藏 )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云南大学干部师生高度关注此次大会,纷纷通过网络、电视、微博、微信等平台收看大会。师生们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努力,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赵小平: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7亿多人口实现了脱贫。特别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狠抓“两不愁三保障”,到2020年实现了全国脱贫的伟大目标,党中央实现了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在脱贫攻坚的历程中,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冲在第一线,谱写了一曲曲壮美、感人的故事。国家表彰脱贫攻坚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就是让我们永远铭记脱贫来之不易,以榜样的力量引导我们在下一步的乡村振兴路上继续奋斗。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驻村工作队员 阚超:今天,我在驻村地观看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作为300多万下沉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员中的一份子,过去两年多的时间,我见证的是脱贫攻坚给贫困地区群众带来的巨大变化。现在,每次去走访,村民们都面带笑容,紧握我的双手,激动地说:“现在政策好,生活也好,感谢共产党给我们带来了好日子!”我为他们发自内心的欢喜雀跃。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为党的伟大事业奋斗终生!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教师 方鑫:我于2017年担任临沧市凤庆县鲁史镇永新村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作为一名亲身参与到这项伟大事业的一员,躬逢其盛,与有荣焉。一年的驻村工作,我见证了基层的扶贫事业,也见证了广大扶贫工作人员不畏艰难的精神和踏实肯干的作风。我很庆幸在实践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乡村世界,看到了热火朝天的脱贫攻坚和村民生产生活的生动画面,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在今后的工作,我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立足工作岗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团委书记、讲师 吴挺立: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凸显,开展脱贫攻坚,就是要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把蛋糕分好,让更多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践行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曾担任过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从危旧房改造、道路建设到产业发展、移民安置,我们走农户,摸情况,讲政策,抓落实,还有一起工作的同事负伤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批批驻村工作队员前赴后继,确保了脱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总结了8年来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鼓舞人心、令人振奋,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副教授 朱丹: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这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如今这份承诺已成为现实。脱贫攻坚战伟大胜利的背后有着无数负重前行的身影、众多催人泪下的故事,这份胜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彰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牺牲奉献精神的彰显。今后,我将继续立足教育岗位,发挥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第三学生党支部书记 马春: 8年的脱贫攻坚,我们看到了信仰、信念和信心根植在全国各地贫困地区。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夯实农村基础,提升治理能力,改善干群关系,脱贫攻坚取得了伟大胜利,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认真汲取国家脱贫攻坚中总结出来的新思想、新理论,“精准”分析工作任务,“精准”调整工作方法,“精准”服务学校师生,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和工作职责,创新工作方法,做好社会服务,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自己的贡献。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佟晓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任务,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八年的持续奋斗,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是我们每个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最具有执行力、最有担当的政党。

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教师 张之翰:“奋志笃行,伟业功成!”历时8年,我国取得了“精准扶贫”的伟大胜利,充分体现了“独具特色、实事求是、高度负责”的中国特色,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历史洪流奔腾向前,“精准”将会成为一种理念,贯穿于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大道至简,实干兴邦”,新起点新征程,作为教师党员,更要将“扎实苦干、锐意进取”精神融入工作的点点滴滴,树先锋、立榜样、守初心、担使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献力!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李思媛:作为一名怒族学生,看到总书记为我的家乡怒江授牌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到无比兴奋和激动,也感到无比幸福。兴奋的是总书记在百忙之中对我们边疆少数民族给予的关心鼓励,激动的是各族同胞经过不懈奋斗实现了整族脱贫,幸福的是我能够通过支教的方式参与到独龙江的脱贫攻坚中来。作为云大学子,我在独龙江畔见证和亲历了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边疆少数民族“一步跨千年”的生动实践,看到了各个脱贫攻坚岗位上的年轻人和村民们一起砥砺奋斗,对于我来说也是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思政课。同时,我也认识到,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新一代青年手中,我们定不负习总书记的嘱托,要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云南大学法学院2019级学生 吴静:2020年我有幸作为一名调查员参加“云南省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到昭通市的盐津县和永善县,进入到建档立卡的贫困和脱贫家庭访问“两不愁三保障”时,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党对于解决贫困问题的决心和付出的艰辛,也亲眼见证了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也在一线扶贫的党员干部身上看到、学到并领悟到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信念。今天观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后,心里非常激动和兴奋。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既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又要有“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钉钉子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撸起袖子加油干,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为乡村振兴、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2019级学生 张玉洁:在这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中,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力拔穷根,携手奔小康。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彰显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畏艰难险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奋发图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前,正值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我们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力拼搏。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2019硕士研究生 尹涵:观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之后,再次体会到了我国脱贫攻坚的不易,更为取得的成就感自豪。在扶贫工作中,涌现出了像黄文秀、余红梅、肖恩那样数不清的基层工作人员,他们坚持不懈、脚踏实地、艰苦朴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至今,有1800多人在扶贫工作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身上的人民情怀、家国情怀、奋斗情怀令人感动。我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深刻地体悟到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未来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博士生 陈泓宇: 2020年因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重压。但是,我国的脱贫攻坚战依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在扶贫工作队员们的努力下,贫困地区群众依托本地特色优势,逐步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脱贫、发展之路。作为一名学生,我要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在完成好学业之后,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致力于乡村振兴,为家乡建设、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2019级学生 姜珂: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批接一批扶贫干部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在扶贫工作中,有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作为青年党员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革命先辈和英烈的先进精神,争当先进、赶超先进,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在党中央的周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担当历史使命,为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伟大成就作出自己的贡献。

云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19级硕士生 张思杰:习总书记在表彰大会上为先进楷模颁发了奖章,其中有铸就了“下庄精神”的毛相林同志、有坚守三尺讲台的张桂梅同志、有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夏森同志等,他们身上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作为学生青年,就是要学习英雄楷模们恪尽职守、开拓进取的精神,勤勉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工作能力,将来为我国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

编辑:周芯如

责任编辑:李哲

终审:宁莉


云南大学函授报名云南大学成人高考报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