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顶尖法学家齐聚春城论道 高端峰会助力云南大学法学学科建设

时间:2016年08月16日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8月6日,国内法学界数十位顶尖专家学者齐聚昆明,参加2016年度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工作会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会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法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联席会议。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开拓者和重要奠基者、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召集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召集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浙江大学与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张文显等一众名家悉数与会。

 

 

该系列会议以“三会合一”形式共同进行,堪称法学研究领域的“大咖级峰会”。会议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指导下,由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法学院联手承办。

陈光中主持开幕式,张文显在致辞中对会议主题作了说明,对会议成果寄予期待,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以党的治国理政新理论和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正能量导向,坚持求真务实学风,开好此次工作会议、联席会议、咨询会议。

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杨林,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授王树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戴玉忠相继代表会议承办方致辞。

杨林对“服务云南行动计划”、“树木树人计划”取得的最新成绩及法学学科基本情况等作了简要介绍,并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不吝赐教,为云南大学的发展、为云南大学法学学科的发展多提宝贵建议。吴晓球以经济学家的专业视角审视发展中中国的法治问题,认为法治与国家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不可割离,其还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科在教研资政方面的情况。王树义从对外合作开展、研究队伍建设、司法文明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对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作了介绍。戴玉忠介绍了履职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发展情况。

全体会议阶段,张文显作《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2015-2016年工作报告》,全面总结过去一年法学学部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咨询服务、法治宣传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并部署未来一年的工作。与会专家学者认真听取并审议通过了该工作报告。

 

 

期间,与会专家学者以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就中国特色法学体系构建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法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经验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法学智库推进计划等进行了交流研讨。

云南大学法学院党政负责人陈云东、高巍、刘蔓琦、蔡磊、沈寿文带领骨干教师全程参加会议,观摩、学习及向学界大家面对面请益。此次会议的承办,无疑将对云南大学法学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受杨林邀请,张文显等在会议间隙还专程前往云南大学呈贡校区考察指导工作。

云南大学法学学科历史久而底蕴厚,是中国西南地区开办最早的法科之一。王伯琦、周新民、杨鸿烈、瞿同祖等大师曾于斯执掌教鞭、造就专才。目前,云南大学法学院设有5个教研室、10个研究中心以及《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编辑部,办有法学、禁毒学两个本科专业,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承担民族法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近年,着力建设边疆民族地区法治、东南亚南亚法律制度、禁毒防艾法律等特色优势明显的学科方向,积极培育反恐法学、法律社会学与法律人类学、公共卫生法学等新兴方向,并先后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以及美国、意大利等国著名高校引英才十数名。仅2015年,即先后与中国法学会、云南省政法委、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云南省人民检察院等开展卓有成效的法治合作,建设或成立了中国—南亚法律论坛、中国—南亚法律研究中心、中国—南亚法律人才培训基地、云南省法学会禁毒法学研究会、云南省法制宣传教育研究中心、云南省贫困师生公益法律服务中心等研究和服务平台。云南大学法学院现已是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省内师资力量最强、学科门类最全、科研水平最高、社会声誉最好的法学教育与研究基地。

撰稿:祁志浩 摄影:吴明飞

(编辑:李哲)

 

(作者:佚名 编辑:云南大学)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