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张克勤教授课题组PNAS揭示一种自噬作用

时间:2014年08月27日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8月11日,云南大学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刊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2013年影响因子9.809)发表自噬研究的最新成果。该研究证实,在绿脓杆菌的感染过程中自噬保护线虫对抗坏死。论文通讯作者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云南大学副校长、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克勤,第一作者为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邹成刚。

自噬是普遍存在于大部分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生理现象,是溶酶体对自身结构的吞噬降解,它既是细胞内的再循环系统,也是机体一种重要的防御和保护机制。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自噬和溶酶体,消除、降解和消化受损、变性、衰老和失去功能的细胞、细胞器和变性蛋白质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这种机能为细胞的重建、再生和修复提供必需原料,实现细胞内资源的再循环和再利用。

自噬参与了发育、衰老、细胞程序性死亡等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也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自噬通过清除细胞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也在对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自噬调控先天免疫的机制仍知之甚少。

张克勤教授课题组研究中证实,自噬参与了线虫体内对抗绿脓杆菌的宿主防御。绿脓杆菌通过保守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诱导了自噬。有趣的是,他们发现破坏自噬并没有影响肠道中累积绿脓杆菌,但却诱导了肠坏死。抑制坏死可导致绿脓杆菌感染后的自噬缺陷线虫存活。

这些研究结果揭示出了自噬从前未知的一种作用,自噬保护对抗致病细菌触发的坏死。在线虫中发现的这一自噬功能有可能通过炎症反应保守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

 

撰稿:祁志浩

(编辑:李哲)

(作者:佚名 编辑:云南大学)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