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实招 下功夫 抓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时间:2013年11月09日信息来源:云南民族大学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本报讯 学校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来,各学院纷纷采取措施,抓建设捉发展。

  化生学院通过制定“十四项”工作,致力于教风学风的建设工作。通过开展“修好师德育好人,勤奋学习报师恩”师生互动专题讨论活动,增强了教师爱岗敬业,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的责任感,并教育了学生以优良的学风认真学习,注重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院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形式多次向教师和学生征求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查摆问题,并进行整改。

抓教风方面,化生学院组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比赛,对教师教案进行了检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学院优秀教案评比。另外,还开展了教学规范教育和教学示范活动,由学院省校教学名师和教学骨干进行示范教学,要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听课3次以上。学院继续推行“1212”模式工作,“1212”模式即一位名师工作室项目负责人带2名青年教师,建设好1门理论课,发表2篇学术研究论文,这一模式,它能培养青年教师骨干,做好课程建设工作,产生一批教学科研成果。

哲政学院在学风建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老师更加积极的引导,在学习方法方面也给予一定的辅导。班主任和辅导员深入年级、班级中,再根据同学们自身独特的特点进行管理,实行了新生班和部分学风落后班的早自习和晚自习制度,并通过“第二课堂”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法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了以下三方面的调整:一是对本次教风学风建设活动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切实严肃自查,二是在在教学管理和教风学风等领域树新风,积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及落实学院教学监督工作,打造体系化、规范化、常规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着眼于长远发展,有计划的推进教学管理梯队建设,在学院内部形成老中青的管理梯队,集思广益、创新思维,培养新人;通过引进和自我培养两种方式加强教学队伍建设;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规范教学管理体系。三是教学对照检查存在的问题,从课堂教风、教学管理、学风以及教辅队伍等方面来进行。

数计学院在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上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建设一批有力的教师队伍,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开展示范观摩教学课堂,组织教师篮球队和班级篮球队竞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举办,不仅加强了师生的情感交流,还避免了传统说教授课的弊端。

  民族文化学院抓教师队伍建设从制度上管理教师,鼓励教师敬业爱岗;从思想上教育教师,引导教师加强自律,净化他们的职业心灵。特别是教授们都到教学第一线,上好基础课。学院还鼓励教师从事学术研究,从事探索和创造知识的实践,以学科前沿领域研究的新成果补充教学内容,转变和提升教学观念、态度和方法。2011年以来,学院教获中央财政专项资助项目1项,立项经费高达300万元;项目申报3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8项,云南省社科5项,教育厅3项,云南省创新团队1项。自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国家质量工程建设以来,学院在质量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获批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民族语基础教程”获批为省校精品课程。教师着力创建一种以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以渊博的学识征服学生,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激励学生,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影响学生的教育氛围。教师们真正把建设优良校风这个任务,当做自己的天职积极自觉地参与,并初有实效。

民族文化学院致力于加强学风建设,发挥其在校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正视学院的生源现状,科学界定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现民族院校特点,结合学科专业的社会需求现状和趋势,调整和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挖掘并形成特色。学院充分发挥教风和工作作风建设的主导作用,优化育人环境。学院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作用和校园文化的导向、辐射作用。学院领导和教职工深入学生,进行家访。结合学校党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要求,深入到学生中去,经常性的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学院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个主阵地,发挥其熏染、辐射作用。学院依靠团学来带动全院学生逐层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院团委、学生会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民族文化学院少数民族歌曲大赛”和“民族文化学院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经典作品展演”、“图书封面设计大赛”等极富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放手让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编辑周报》的编印,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学院的学风建设工作。(岩社 李静 李继芳 胡永兴)

(作者:佚名 编辑:云南民族大学)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